科普
KEPU
“小螃蟹”:高效助力列车检修
发布时间:2025-01-20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长子南站列检作业场,气温零下12摄氏度,寒风刺骨。检车员李金勇正手握撬棍,为一辆重载货车更换闸瓦。由于瓦日线坡道多,列车在行驶中频繁刹车,车辆闸瓦磨损严重,长子南站每天要更换闸瓦300多块。
  李金勇的工作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给列车车辆“体检”,以保证车辆状态良好。一天下来,他要弯腰、下蹲2000多次,累计行走近20公里。
  闸瓦更换完成后,李金勇还要全面检查制动机状态,以确保刹车系统良好。过去主要依靠人工检查,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遇到恶劣天气,检修难度更是大大提升。而现在,得益于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投用,情况有了显著改善。
  在李金勇身旁,一个外形方正、灰黄相间的小盒子就像一只“小螃蟹”,从列车底部快速穿梭而过,这就是智能巡检机器人。李金勇介绍说,它配备了两套高清摄像头,能以最高3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自行采集高清图片传输至服务器。如果列车制动性能出现问题,系统会自动诊断故障,立即通知检车员复核并排除故障。
  “‘小螃蟹’巡检5分钟,相当于4名检车员20分钟的工作量,且不受天气影响,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也让车辆周转率提升20%。”李金勇说。
  在瓦日线上,寒冬里的守护者还有很多。记者注意到,位于16道西端的列尾作业员吴志恒刚刚将“铁书包”安装在列车尾部,又接到通知赶往7道。他的“铁书包”是3台单个重量26斤的列尾主机。春运期间,长子南站最低气温会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吴志恒日常每个班要摘解20多台列尾主机。虽然天气寒冷,他却常常满头大汗。
  自2014年12月30日开通至今,瓦日铁路从初期平均每天开行10多列,逐步增长到满图运行140余列,2024年完成货运量9854万吨,目前累计发送煤炭等货物6.03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