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在特定领域运算更快
发布时间:2025-01-01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
放大
缩小
】
凯利称,“威洛”取得的第二大进展是在解决特定问题时运算速度更快。
随机电路采样(RCS)基准被广泛用于量子计算领域,是当今量子计算机可完成的难度最高的经典基准。基于该基准,研究团队让“威洛”与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之一Frontier(前沿)进行了对决。结果显示,“威洛”不到5分钟完成的计算,Frontier将需要1025年才能完成,这一时间是宇宙年龄138亿年的700多万亿倍。
凯利认为,这一结果显示出在某些应用中,经典计算和量子计算之间指数级的差距。
5分钟与1025年,如此悬殊的数字对比引起了极大关注。有人不禁遐想,这是否意味着可以用“威洛”高效地挖比特币、运行大模型?对此,陆朝阳在此前发布的视频中解释:“实际上,谷歌在这项研究中展示的算力并非通用算力,而是只针对RCS这一特定数学问题的专用算力。”
英国萨里大学计算机专家艾伦·伍德沃德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也提醒,不要夸大“威洛”在单一测试中的表现,测试结果并不意味着“威洛”相比传统计算机实现了全面提速。不过,他认为“威洛”在量子纠错能力上的提升,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金贤敏则认为,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不仅需要提升硬件的纠错能力,还需要结合当前含噪中等规模的量子硬件进行协同设计,充分发挥量子硬件的独特优势,并有针对性地开发创新的量子算法与计算范式,这也是推动量子硬件计算能力充分发挥的必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