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真空罐
发布时间:1899-12-30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
放大
缩小
】
在“地面空间站”一隅,三层楼高的空间等离子体科学实验楼内,装着一个直径5米、长10.5米的实验装置。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室副研究员毛傲华介绍,科研人员将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磁层环境,原汁原味“搬”进了这里,相当于把地球磁层“封装”进了地面真空罐。
在宇宙中,超过99.9%的物质以等离子态存在,无论是炽热的太阳、绚烂的星云,还是神秘的极光,都是它的杰作。当太阳风如狂暴的海啸般冲向地球时,地球磁层的响应会引起磁暴、亚暴等极端空间天气现象,对航天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毛傲华介绍,借助这一前沿装置,科研人员能够在地面上模拟磁层关键物理过程。研究结果为构建空间天气预报模型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航天器的安全防护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该装置还能针对航天器重返大气层时的表面等离子体鞘套复杂电磁环境进行精准模拟。当航天器穿越大气层时,动态等离子体鞘套现象随之产生,形成一道电磁波难以穿透的“黑障”,使得航天器与地面的通信中断。如今,借助该装置,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探索这一现象,为破解“黑障”难题提供更多线索。
“地面空间站”投入试运行以来,像一块磁石,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关注,为人类探索太空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展望未来,李立毅向记者表示:“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全球科学家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