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验收
发布时间:1899-12-30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
放大
缩小
】
北国冰城,一座“地面空间站”拔地而起。2月27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设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在哈尔滨通过验收。这是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被称为“地面空间站”,是“十二五”时期开始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它可以模拟真空、高低温、带电粒子、电磁辐射、空间粉尘、等离子体、弱磁场、中性气体、微重力等九大类空间环境因素,旨在聚焦航天领域重大基础性科学技术问题,构建空间综合环境与航天器、生命体和等离子体作用科学领域的大型研究基地。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聚焦航天领域的重大基础性科学技术问题,构建我国首个空间综合环境与航天器、生命体和等离子体作用科学领域的大型研究基地,形成国际领先水平的空间环境耦合效应试验研究平台。相较于把实验仪器设备搬到太空,“地面空间站”既能节省成本、减少安全隐患,又可以根据科学问题和工程需要,设置特定的环境因素,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多次重复验证,从而创造更加安全便捷的实验条件和科研手段。
*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2005年开始论证,2024年正式通过验收,整个建设过程历时18年。去年试运行以来,装置已经服务了国内外多家单位,支撑了我国多款宇航电子元器件的研发和一系列国家重大航天任务的实施,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验收委员会认为,这一项目突破了空间环境模拟及其与物质作用领域的系列关键技术,项目总体建设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