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公众号上扫描追溯码,消费者会立马了解产品信息;在手机智能系统上轻轻一点,就能实时调节大棚温度、湿度、通风、日照等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各种“科技范儿”十足的农业智能装备、智能应用走进田间地头,河南省西峡县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也装上了“加速器”。
以山茱萸为代表的道地药材凸显药源质量
霜降过后,位于西峡县寨根乡方庄村的山茱萸基地里,千亩山茱萸染上鲜艳的红色,农户正忙着采摘、分拣、晾晒。该基地总面积2000亩,是全国首家通过GAP认证的山茱萸药材基地,年产山茱萸300吨。
西峡县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推动中药材产业由资源型向基地化、粗放型向标准化、产品型向产业化转变,突出山茱萸基地生态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打造好制药企业“第一车间”,培育出了以仲景宛西制药为代表的一批中药材初深加工龙头企业。
在西峡县米坪镇中药材市场,一街两行的中药材门市引人注目。该镇依托山茱萸产业,培育中药材购销队伍,打造成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年均交易山茱萸7000吨,占全国交易总量的70%,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山茱萸交易中心。
目前,全县山茱萸种植面积22万亩,分布全县14个乡镇,主产区遍及9个乡镇120个村,年产量4000吨,占全国山茱萸年产量的50%、河南省年产量的70%,年均产值1.5亿元,带动3.5万农户10.5万群众增收。西峡县被誉为“中国山茱萸之乡”。2021年,西峡山茱萸荣获“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和“河南省优质道地中药材”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