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好刀握在手中,要让人感到舒适、不容易脱手,这得经过人体工学的研究。
人体工学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各种心理因素,研究人和器具如何相互作用和合理配合,让使用器具的人在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前提下,具有足够高的工作效率。比如适合厨师的刀一般会比较轻,因为厨师整天握刀,要保证他们不会因为刀太重而感到累。
不过,在追求完美的人体工学要求的同时,世界各地的厨刀各有风格:欧洲的厨刀倾向于让刀柄和刀片有相近的重量,这样握在手里有一种平衡感;而日本的厨刀则倾向于较轻的刀柄。欧洲的刀硬度较低,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持度,也容易磨;而日本的刀崇尚高硬度,采用碳含量超过1%的钢,因此打磨时需要请专业磨工。
中国家庭过去通常只有一把长方形的中式厨刀,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购置各种形状的厨刀,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不过厨师建议,只要有下面三把刀,你就可以在厨房游刃有余了。
用好三把厨刀
这三把刀就是:三德刀、主厨刀、斩骨刀。
你可以向妈妈学习,只用一把中式的长方形厨刀就可以做好菜。或者时尚一点,选一把日本的三德刀或欧洲的主厨刀,在它们的帮助下,也能轻轻松松做好一顿饭。
三德刀源于日本,所谓“三德”,就是可处理肉食、蔬菜、瓜果三类食物,满足绝大多数的厨房需求。
不过,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刀头较圆且刀刃不够长,三德刀不太适合处理肉类。处理肉类就交给主厨刀吧,这样也有利于荤素分开。
主厨刀是最为常见的西式厨刀。它刀刃长,刀尖的流线型更典型,适合用来切割肉类。而且,西方厨师切菜时,刀尖几乎不离开砧板,只抬起刀的后半部分来切食材,这需要刀刃有足够的长度。
对丁喜欢熬骨头汤的中国人,厚背宽口的斩骨刀是必要的,拍个黄瓜、拍颗蒜也能用上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