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会很好奇,大脑的脑电波活动如此活跃且复杂,到底哪些脑电波信号可以用来控制设备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目前脑一机接口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常用于脑一机接口的脑电波信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不依赖于外界刺激,比如大脑皮层脑电波中频率较低的那部分信号,它们被称为“慢皮层电位”,以及当人们想象自身肢体运动的时候,大脑自发产生的脑电信号变化,比如μ节律和β节律;另一类则依赖于特定的外界刺激和人体知觉才能产生,这种信号被称为“诱发电位”,比如视觉诱发电位,就是当眼睛受到颜色变化、图像改变等这类视象刺激后,大脑产生的特定脑电波信号。
“P300”是目前最常用于脑—机接口的一种诱发电位,这种脑电波信号主要与人脑的决策相关,特别是对信息的评价和分类,比如当人们遇到感兴趣的事件或者看到熟悉的物体时,或者是说用意选中的某个选择项时,就会产生“P300”脑电波信号。
“P300”之所以被科学家选中用于脑—机接口,还因为它的波形很特殊,很容易在脑电波图中被识别出来,它是一个明显的正电位波峰,出现在刺激后的约300毫秒时,也因此被称为“P300”。利用“P300”的特点,研究者实现了很多脑—机接口功能,比如虚拟打字机、智能轮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