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毕生献给脑电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4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新的电流计并没有自然而然带来成功。伯格的性格非常神秘内向,很少同别人分享他的工作。他在电生理学方面是一个新手,不得不去了解高度灵敏的复杂设备的特性和细微差别。

伯格的这些实验又继续反复进行了5年。1927年,伯格在一些关键技术调整和补充之后,得到了持续时间更长的脑电图轨迹。1928年到来之前,伯格终于能够生成高质量的脑电图了,它们能够检测出随着病人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定模式的电活动。到1929年,伯格已经从他的患者身上收集了数百个脑电图。同年,他终于发表了第一篇研究报告。之后,14篇有关脑电图研究的论文相继发表。他的第3篇论文明确指出,脑电波的源头是α脑波和β脑波。

然而,伯格的发现并没有立即得到科学界的认可。很多同行甚至公开批评他的研究方法和发现。他常常被其他科学家认为是外行,尽管他获得了突破性的发现,但是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直到备受尊重的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埃德加·艾德里安(Edgar Adrian)和布莱恩·马修斯(Brian Matthews)公开声明大脑的电活动是可以被测量的,伯格的境况才有所好转。起初,艾德里安和马修斯似乎是想通过调查研究来揭示伯格的假设是没有事实根据的。然而,他们最终得出结论:伯格的研究事实上是可证实的,不仅如此,它还是具有开拓性的。甚至,在1934年发表的《伯格节律——人类枕叶的潜在变化》论文中,他们创造了“伯格节律”一词。

1937年,在巴黎研讨会上,伯格因其为科学做出的贡献受到了嘉奖。很多人推测他将被提名诺贝尔奖。但因为“—战”,诺贝尔奖被取消了。

然而即便诺贝尔奖恢复,伯格也无法亲自接受这一荣誉了。他的健康每况愈下且患上了抑郁症,不得不停止工作。1941年6月1日,伯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再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工作会对将来产生怎样的影响了。尽管这样的结局对于生命来说是悲惨的,但是伯格的工作价值却在延续,持续改变着全世界人们的生活。脑电图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如神经系统疾病(比如癫痫)、颅脑损伤、脑炎(脑部炎症)、脑肿瘤、脑病(一种引起大脑功能紊乱的疾病)、记忆障碍、睡眠障碍、中风、痴呆、昏迷时大脑的活动,并在外科手术时监测大脑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