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脑皮层的研究,源自一个意外。1831年,法国一名铁路工人不小心弄伤了头部,流了很多血,他看起来大致无碍,只是不能说话,只能发出一个音“TAN”。现在我们称之为“失语症”。30年后,这名工人去世。外科医生皮埃尔·布洛卡(Pierre Broca)在解剖他的尸体时仔细研究了他的大脑。他发现,这名工人大脑左半球的第三额回有一处损伤(下图中红色区域)。布洛卡在论文中描述了这一现象,并提出了大脑的这个区域可能负责说话功能的假说。这篇论文发表后,其他科学家陆续证明了他的假说,就是大脑的不同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布洛卡发现的这种语言障碍被称为“布洛卡失语症”或“表达失语症”,它与说话或者语言的产生有关,但并不影响病人对语言的理解。这块大脑区域也因此被称为“布洛卡语言区”。
40多年以后,德国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Carl Wernicke)发现了另一个语言区。韦尼克的一名病人自己能够清楚地说话,但是却无法理解其他人说的话。当他解剖这名病人的尸体时发现,病人大脑颞叶上部有块区域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于是,韦尼克提出,这个特定的区域与语言的理解有关。这一假说经过科学家的证实也是正确的。这块大脑区域被称为“韦尼克语言区”。
“布洛卡语言区”和“韦尼克语言区”的发现向世人展露了大脑皮层的“冰山一角”。于是,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科学家倾注了相当大的心力去开辟这片“新大陆”。而征服一块陆地最有说服力的标志,就是绘制一幅可以展现其全部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