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珊瑚被腐蚀过程
发布时间:2024-12-14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海洋酸化对那些需要合成碳酸钙外壳和骨骼的珊瑚、浮游生物、贝类水生动物,以及依靠这些生物体获得食物和栖息处的海洋生物来说,都大大不妙。

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潜水中“看到”的蟹、龙虾的外壳被腐蚀、珊瑚变白的原因。它们的外壳和骨骼是由碳酸钙构成的,而酸能腐蚀碳酸钙;变酸的海水会直接影响小丑鱼等听力非常灵敏的鱼类的耳骨生长,使它们的听觉减弱,察觉危险的能力大大下降。即使pH只有略微的下降,也会使这些生物体难以生长外壳或骨骼;那些已经形成的外壳或骨骼也会溶解掉。

珊瑚无法移动,是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万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虫身体呈圆筒状,有八只及八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能够伸出来捕食。因为多孔性和枝状生长,还能给许多微生物和鱼类居住,又被称为“活石”,主要产在热带海中。

珊瑚的颜色与其共生的藻类有关,如虫黄藻。在高温的环境或浑浊含泥沙的水流下,当珊瑚体内的共生藻死亡或离去时,会造成珊瑚白化的现象。

科学家认为,珊瑚礁为鱼类和其他动物提供了生活环境。珊瑚礁生态系统也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约25%的海洋物种依赖于珊瑚礁的生存。而一旦珊瑚礁消失,也会带来某些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数量的减少,甚至是灭绝。

珊瑚在长达25亿年的演变过程中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然而珊瑚能抵御地球以万年为单位的生态变化,却不能应付人类近百年带来的快速环境变动。2004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数据表明,全世界的珊瑚礁有11%遭灭顶之灾,16%已不能发挥生态功能,60%正面临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