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电影里的面部表情捕捉
发布时间:2024-12-14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纳美人的角色形象是计算机塑造的,而动作和表情是演员表演的,要让角色形象根据演员的表演而做跑、跳、骑马等等动作,并且表达演员表演时的各种表情,就需要一种新的技术动作捕捉和表演捕捉。为此,卡梅隆请来了曾为《指环王》系列电影制作特效的维塔数码(Weta Digital)公司。

在此之前,动作捕捉已经用于电影制作上,就是将演员的动作拍摄下来,在计算机里根据动作中的演员骨骼架构添加上角色形象。而从《阿凡达》开始,团队着手研发全新的捕捉技术,在演员动作捕捉基础上,力求将演员细腻的面部表情也能同时记录下来。卡梅隆这样回忆道:“我一直在寻找圣杯,这个圣杯就是能够复制人类所有的情感到电脑角色上。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把摄像机直接装在演员的头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时间,“头戴式面部表情捕捉系统”应运而生。这套系统的目的是在录制过程中以立体特效的形式,将多名演员细腻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行为真实地记录下来。“按照演员的头部专门设计头盔,这样就可以把数字镜头直接对准演员的面部,我们就能捕捉到演员的全部面部表演。”《阿凡达》的视觉指导格伦·德利(Glenn Derry)这样为我们解释。

演员头戴这套系统进行表演,完整数据被记录下后,送到动画后期制作。计算机分析脸部肌肉的变化,让角色形象的肌肉也模仿演员一样动起来。动画主管安德鲁·琼斯说:“传统上,想到动画师时,往往会想到他们是给无生命的东西增加生命的人,在制作《阿凡达》时我们并不要求动画师创造出表演,表演已经由演员创作完成。”当然,这项工作只完成了八成,还有一小部分需要动画师的创作,纳美人所具有的尖尖的耳朵和灵动的尾巴需要单独添加上,动画团队仔细研究了猫科动物的行为,并将这些行为融入角色中。因此,角色最终是综合创作出来的。

需要指出的是,从《泰坦尼克号》到《阿凡达》,10年间的科学技术飞速进步,最终帮助卡梅隆在银幕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维塔数码位于新西兰的总部内,有近1000米2的室内放满了服务器设施用于电影特技效果渲染图像,拥有超过4000台的HP超级刀片计算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这样解释道:“如果我们用一台普通家用电脑完成这些工作量,需要用一万年,并且这一万年过程中还不能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