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恒星名字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4-12-13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当人们提起恒星的时候,一些名字就会跃入脑海,比如北极星、天狼星、猎户座中的参宿四等。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大部分较亮的恒星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人类发现了,同样地,很久以前人类就给它们起好了名字。这些名字很多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一直到现在仍在使用。英语中最常见的恒星名有许多来自阿拉伯语,如猎户座中的参宿四(Betelgeuse)、位于大熊座的北斗一(Dubhe)。有些名字源于其他语言,如位于小熊座的北极星(Polaris)就来自拉丁语。

随着望远镜的出现和发展,人类识别了越来越多的恒星。因此,对恒星名字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了,这时候给每个恒星都起一个特别的名字就不太现实了。1603年,一位名叫约翰·拜耳(JohannBayer)的德国人开发了一套希腊语命名系统,这一系统一直沿用到今天。他按照希腊字母的顺序给星座中的每一颗恒星命名。最亮的恒星就用第一个字母(α)命名,亮度第二位的恒星就用第二个字母(β)命名。比如,北极星是小熊座里最亮的星星,在拜耳的命名系统里,它被称为小熊座α星。

这些命名规则适用于大部分的可见恒星。如果把那些光凭肉眼或者双筒望远镜观察不到的暗星都算上,希腊字母就远远不够用了。天文学家索性把恒星在天球上的坐标当作它们的名字。这种方法实际上更实用,因为名字上的坐标和字母能够帮助科学家确定恒星的确切位置。例如PSRB1937+21,PSR指的是脉冲星,1937是指该脉冲星位于赤经19h37m,+21是指其赤纬为+21°。

谁来确保这些名字在使用时的一致性呢?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就是统一规定所有恒星名字的组织,而且它是唯一给恒星命名的官方组织。他们给恒星命名有一个过程,最终会让临时性的名字被永久性的名字所取代。

因此,如果你看到某个公司在销售恒星的名字,那你就得警惕了,虽然他们很乐意将恒星的命名权卖给你,但这个名字科学家是不会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