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什么是恒星?是等离子体的发光球体
发布时间:2024-12-13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地球处于太阳系中,太阳就是一颗恒星。太阳处于银河系中,而整个银河系中我们通常看得到的天体都是恒星。我们能看到的恒星,几乎全都在银河系内。

从定义上来说,恒星是由氢、氦和少量其他元素构成的一个发光气体球。这个气体球本身能够发生核聚变反应原子核结合,产生新的物质,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这个定义看来,天体的质量必须大,至少8%的太阳质量,否则星体无法产生足够的压力和温度,也就无法发生热核反应,也就不能形成恒星。

科学家认为,恒星诞生自巨大的气体云。这些气体云因引力而瓦解坍缩,在坍缩的过程中温度变得越来越高。当气体云内部的温度达到1500万K的时候,其中的氢原子核开始发生聚变反应,形成真正的恒星。

恒星经过主序星的青壮年阶段,红巨星的衰败阶段,变成致密星而“死亡”。一些恒星“死亡”前会发生爆发,爆发时抛出的物质散落在星云里,又可以诞生下一代的恒星。

在恒星里,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气体都是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是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以外的第四大物质状态。当气体被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时,外层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电子离开原子核,这个过程就叫作“电离”。这时,物质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因此它是近似电中性的,所以就叫等离子体。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我们了解最多的恒星。科学家利用地面和空间的各种观测设备对太阳进行了仔细研究,从太阳那里得到的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其他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