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天球和星座
发布时间:2024-12-13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天球上的恒星

当你在夜晚抬头仰望的时候,会不会感觉缀满星辰的天空像是一个半球扣在大地之上P毕竟,恒星距离我们都非常遥远,但在我们的眼中,它们到我们的距离并不存在远近之分。因此,我们自然就会感觉它们都分布在一个球面上。从古到今,人们利用这个球面为恒星的方位定位,画出星图。

虽然现在我们知道恒星有远有近,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挂着”星星的“圆球”。不过,以地球为中心,描述恒星和其他天体的位置时,这样一个假想的“天球”仍然是一个很方便的工具。

我们看到的恒星位置,就是它们投影到这个天球上的位置。怎么描述恒星在天球上的具体位置呢?

首先是给天球划定坐标。想象地球的自转轴向两边无限延伸出去,与天球相交的两个点就是天极。再让地球赤道这个圆圈所在的平面和天球相交,切出来的圆弧就是天赤道。

类似地球上的经纬度,以天赤道和天极为基准定出来的经纬度被称为“赤经”和“赤纬”。赤纬和地球上的纬度非常类似,在天赤道上是0°,而在天极处则是90°,其他位置就是0°~90°的数值。赤经和地球上的经度有所不同,它用的单位不是度,而是小时、分和秒这样的时间单位。地球上的经度把整个地球一圈分为360°,赤经则是把整个天球分成了24小时。

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站在地球上的我们会感觉天球在不停旋转,恒星也随着不停转动。你在观察夜空的时候可以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恒星是在不停移动的,午夜时看到的星空已经跟傍晚时的不同了。不过,有一颗星看上去却几乎一动不动,这就是北极星,这是因为它的位置非常接近北天极。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在地球上看去,太阳仿佛是在围绕地球转动。因此,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就会在其他恒星组成的背景中不断移动,它移动的轨迹被称为“黄道”。黄道是天球上的一个圆,因为地球赤道和公转轨道不在一个平面上,有一个23.5°的夹角,所以地球赤道延伸出去形成的天赤道和黄道也有23.5°的夹角。

地球公转一周用的时间是一年,在天球上,太阳一年在黄道上走了完整的一周,每天大约走1°。

虽然有了经纬度这样的坐标,但我们习惯用更直观的方式米描述恒星的位置,就像描述某个地方时用某城市的某个街道。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用星座来表示天空的某个区域了,他们还根据星座中亮星组成的形状给星座赋予了一些形象的名字。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传统星座的基础上正式把天空划分成88个区域(星座)。从此之后,每颗星也有了更直观的地址,例如高悬在北天极上的北极星就是小熊座α。

太阳运行的黄道穿过了12个星座(准确地说还有第十三个蛇夫座),这些星座都是自古以来就已经被划分出来的,被称为黄道十二宫。每年的不同时期,太阳在十二宫中的位置相对固定,因此可以用它来帮助制定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