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出太阳系
那么,远在地球的科学家是怎样知道“旅行者”1号穿过了日球层顶的呢?“泡泡”内外的物质密度是不一样的,强弩之末的太阳风粒子密度很低,而外面的星际介质虽然也很稀薄,但相对来说密度却要高上不少。所以,如果探测器发现自己周围的粒子密度突然提高了很多,那就表明它已经脱离了日球层,进入星际空间。不过,“旅行者”1号本身没有携带探测带电粒子密度的仪器,它的仪器只能测量粒子振动。但科学家可以根据后者推算出前者,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让探测器周围粒子振动的机会。幸运的是,2012年5月,太阳发生了一次日冕物质抛射,抛出了一大团高速带电粒子。11个月后,也就是2013年4月,这些粒子抵达了“旅行者”1号的位置,让它周围的粒子都像震颤的琴弦一样振动起来。科学家把握住这次机会,推算出此时探测器周围的粒子密度已经比日球层内的正常密度高了40倍,于是他们确定,“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进入了星际空间。
日球层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实属幸事。它能阻挡来自宇宙深处的高能粒子,即宇宙射线。穿过弓形波的宇宙射线,在日球层顶会被拦住一部分,另外有一半多会在日球层顶与终端激波之间停下脚步,最终进入内太阳系的只有25%左右。如果没有这样一道屏障,太阳系中的宇宙射线量是现在的4倍,那么即使有地球自身磁场的保护,也会有许多宇宙射线冲到地球表面,破坏臭氧层,损伤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还好,我们的太阳系是有一道边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