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太阳系
发布时间:2024-12-06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和发光天体。在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中,太阳吸收了约99.86%的质量。太阳的直径约139万千米,平均密度为1.4×103千克/米3,质量约1.989×1030千克,表面温度约为5500℃,中心温度达2000万℃。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多万倍,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4960万千米。从地球步行到太阳需要3500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20多年。

太阳的结构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区、太阳对流层和太阳大气层。太阳中心区不停地进行热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其中大约有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成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作为一颗恒星,太阳也是形成地球生命的重要前提。太阳与生命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太阳提供了生命所需的光和热,还体现在构成行星和生命物质的重原子就是在另外一个“太阳”——恒星生命结束时的爆炸过程中产生的。

太阳系空间的物质

太阳系的大小天体,其实只占据了整个太阳系极小的空间。天体和天体之间的空间叫作“行星际空间”,非常广阔浩渺。想要“漫步”太阳系,就需要在这些空间内穿行。以下是行星际空间的一些特征:

没有空气;

温度从极冷(远离太阳)变化到极热(沐浴在阳光中);

引力场强度接近0,处于失重状态;

有许多宇宙射线(由太阳和遥远的天体发出)。

正是因为行星际空间的这些特征,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须设计相应的保护系统,使宇航员在“漫步”行星际空间时免受伤害。科学家设计的宇宙飞船就是一个例子,它提供了宇航员得以在行星际空间“漫步”的条件,包括:

空气(和废气排出设备),保证呼吸;

海王星

隔离的飞船舱,保证适宜宇航员生存的温度。

此外,科学家还设计了不需要宇航员驾驶就能访问其他行星的航天器——空间探测器。这些空间探测器能够实现在太阳系甚至太阳系外的“漫步”,并可以将采集到的信息和数据传回地球。现在,这些空间探测器除在各个电磁波频段(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观测宇宙外,还全面记录它们所处位置的各个物理量,包括温度、磁场强度、辐射强度、引力场强度、环境(包括大气组成)。

有了这些数据和信息,科学家可以更好地探测宇宙,在地球就能窥见太空中遥远星球的真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