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冰比水轻吗?
发布时间:2024-12-05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冰融化时拆散了大量的氢键,使整体化为零散的四面体集团和零星的较小的“水分子集团”,已经不像冰那样完全是有序排列了,而是有一定程度的无序排列。这时,水分子间的距离也不像冰中的那样固定,水分子可以由一个四面体的微晶进入另一个微晶。这样,分子间的空隙减少了,密度增大了。不过,与此同时,分子间的热运动也增加了分子间的距离,“米老鼠”互相推搡排斥,密度又减小。科学家确定,水在4℃时,这两个矛盾因素达到平衡。当温度高于4℃后,分子的热运动占据优势,分子间的距离拉大,水的密度开始减小。因此,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

冰Ih的密度比水要小,这是水最重要也是最奇特的特性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地球上才会有生命。当水结冰的时候,冰的密度小,浮在水面,将冷空气和水隔离开来,避免了水的进一步冷冻,可以保障水下生物的生存。想象一下,如果冰的密度比水大,冰会不断沉到水下,直到所有的水都结成了冰,水生生物就无法生存了。

但是,冰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只是对于冰Ih而言的。冰晶家族的其他“金刚”密度大多比水大,各种冰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的体积是不同的,单位质量冰的体积越大,其密度越小。在整个冰晶家族中,冰Ih是比较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