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大气层外,一架先进的空间望远镜将蟹状星云的完美图片传偷回地球。声名远播的蟹状星云美得令人咋舌:在潦黑的宇宙的包裹下,橘色、绿色、黄色和蓝色像闪电一样交织在一起。蟹状星云的中心闪亮,如同一道脉冲光。到底是什么仪器将这么精彩的图片传回了地球呢?那就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绕地球运行,就像一个巨大的放大镜,向人类揭开宁宙深处的奥秘。
1992年太阳系的形成
猎户座星云是恒星的摇篮,这里有700多颗恒星正在形成,科学家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首次看到原行星盘的景象。在遥远的气体和尘埃云中的这些蛋糕状的物体,是正在形成的原行星盘,这里即将诞生新的恒星和它的行星,我们的太阳系也是这么形成的
1994年
超大质量黑洞
科学家在M87星系中心发现了超大质量黑洞存在的决定性证据,从而判断大部分星系都含有超大质量黑洞,它们比太阳重几百万到几十亿倍。天文学家仍在研究黑洞在星系进化中的作用
1995年
创造太阳的力量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了鹰状星云的图片,这张壮观的照片被命名为“创生之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很久之前创造出太阳的力量
1996年哈勃深空
哈勃空间望远镜凝视太空100多个小时,向人类展示了至少1500个处于不同进化阶段的星系。照片呈现了宇宙深处的景象,我们的星系不过是宇宙很微小的组成部分,广袤的宇宙中很有可能存在类似太阳系的星系,那里可能有生命存在
20年磨一剑
2015年,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太空运转的第25年。
哈勃空间望远镜于1990年开始运行,但建造这样一台望远镜的建议其实是在20世纪初提出的。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首先提出了在太空安置望远镜的想法。天体物理学家莱曼·斯皮策相信,在太空安装望远镜可以拍出高质量的太空照片,让科学家前所未有地了解宇宙。他到处游说,最终让越来越多的人熟知空间望远镜的概念。
是什么让斯皮策对太空望远镜这样感兴趣呢?原来,由于大气层的遮挡,地球上的人们无法看到真正的太空;地球外层的气流影响了人们的视线,让人们看到的是一闪一闪的星星;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光线在地球上都可以看见。有了空间望远镜,这些问题就统统解决
了,因为它可以通过光谱捕捉到卓越的图像。
斯皮策是太空望远镜的忠实拥护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直接推动了哈勃空间望远镜最终的发明。
2002年
星系的碰撞
哈勃空间望远镜捕捉到的星系相撞的图片。在恒星、尘埃、气体的相撞中,新的恒星在诞生,它们可能形成新的恒星系统
2005年
观测冥王星
哈勃空间望远镜
一直在帮助人们观察遥远的冥王星。2005年,研究团队在准备“新地平线”号任务时,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冥王星可能存在两颗新的卫星,2011年又发现了第4颗和第5颗。它还帮助确定了太阳系中有颗矮行星的质量要比冥王星重27%。对冥王星的质量的认识,也帮助科学家在2006年确定了冥王星“矮行星”的身份
2006年
暗能量
科学家可以利用超新星的爆炸测量宇宙的膨胀速率。哈勃空间望远镜可以观测35亿~100亿年前超新星爆炸的景象,它们的星系在爆炸前后的位置,帮助科学家测量宇宙在不同时间中的膨胀速率。让科学家惊讶的是,宇宙膨胀的速率实际是在加速,这背后的神秘推进力被称为暗能量
2007年太阳系的形成
天文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研究暗物质分布,从它近1000小时的观测中,生成了这张计算机3D示意图。爱因斯坦曾预测大质量物体具有的引力可以改变光的路径。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一系列发现显示,可观测到的星系质量与它呈现的引力透镜效应不成比例。天文学家认为,星系中必定充满着看不见的一种物质,也就是暗物质
项目真正开始是在1969年,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建立了一个研究制造空间望远镜委员会。委员会用了5年时间制定好计划,包括天文望远镜的各个零部件的制造。1975年,欧洲空间局也参与了这个项目。1986年年初,哈勃空间望远镜已经基本可以投入使用,原计划当年10月就可以装载发射。然而,人类航天史上不幸的一幕发生了,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73秒后爆炸解体坠毁。这场悲剧改变了空间望远镜升空的计划,所有的宇宙飞船项目统统被勒令停止。4年后,哈勃空间望远镜才重新被提上日程。1990年4月24日,在经历了20年的漫长过程后,哈勃空间望远镜终于被送上了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