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太空开发编年史
发布时间:2024-12-05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项目化 跨学科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凯西

搭乘一艘宁宙飞船,只需要8.5分钟,你就可以离开地球,进入太空。但是这几·分钟的旅程,人类花费了10多万年才弄明白:从最早的仰望星空、猜测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到1543年,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现代天文学才由此。发轫。

1608年,望远镜在荷兰诞生,同年,借助望远镜,意大利天文学家发现了市星的4颗卫星;1609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研究出了行星运行规律;之后的几百年中,人类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恒星、行星和卫星;到了20世纪,一些科学家开始讨论,如何能够拜访这些天体。

1903年,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在著作中提出了比较成熟的关于火箭的想法。1926年,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戈达德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放液体燃料火箭。没过几年,德国也开始研制火箭。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火箭作为导弹,需求激增。1945年,纳粹德国制造出了强大的“V-2”火箭—-种中程弹道导弹,虽然它没能扭转纳粹德国的败局,但是相关技市却开启了火箭的太空时代。

“二战”结束后,曾经结盟对抗纳粹德国的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仅有的超级大国,以两者为首的两大阵营开始了40多年的冷战。期间,火箭和核弹等先进武器的开发成为双方比拼的重点。十几年的时间里,冷战双方的科学家都在开发能进入环绕他球轨道的火箭。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他球卫星,成为首个进入太空的国家,也标志着“太空竞赛”的开始。

7958年,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5A)成立,它拥有“V-2”火箭的核心开发人员冯·布劳恩博士,专门发展航空科学和太空技书。布劳恩坚信人可以在太空旅行。“别告诉我,人不属于那儿。人属于任何想去的地方。当他到了那儿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可做的事。”

人造卫星

1957年10月4日,在苏联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顺利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太空时代。1958年1月31日,美国也发射了自己的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Explorer1)。

动物先驱

1957年11月,苏联的“斯普特尼克”2号把一只名叫“莱卡”的小狗送入了地球轨道。菜卡的身上安装着监测生理指标的传感器,用来收集参考数据,为未来人类进入太空做准备。

机器登月

1959年1月,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探测器未能成功抵达月球。1959年9月12日,苏联发射了“月球”2号探测器。两天后,“月球”2号按计划在月球着陆——以撞击的方式。.虽然并非软着陆,但这是人类第一次把探测器成功送到月球上。

人类进入太空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成功进入了地球轨道。飞船用1小时48分绕地球一周后顺利返回地球。加加林在飞船进入大气层后跳伞,安全着陆。

“阿波罗”登月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号(ApolloI1)的登月舱,踏上了月球表面。当时,全球约有6亿人取着了登用的电视直播。

探索火星

1971年5月30日,美国发射了“水手”9号(Mariner9)火星探测器。在同年的11月14日,“水手”9号进入了火星轨道,成为第一个成功环绕火星运行的探测器。“水手”9号拍摄并传送回了大量照片,帮助人们真正认识这颗红色的行星。

向太空深处进发

1977年9月5日,美国发射了“旅行者”1号(Voyager1)探测器。30多年过去了,“旅行者”1号始终与地球保持着联系,现在它和地球的距离达到了190亿千米,已经抵达了太阳系的边缘,即将进入星际空间。

航天飞机

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Columbia)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揭开了太空旅行的新篇章。航天飞机之前的航天器都是只供一次性使用的,而航天飞机可以重复使用。它可以像火箭一样起飞,像普通飞机一样滑翔后着陆。

哈勃空间望远镜

1990年4月24日,哈勃空间望远镜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发现者”(Discovery)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它以2.8万千米/时的速度沿太空轨道运行,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虽然它不是第一架太空望远镜,但是它是最大、最“多才多艺”的一个,给天文学界带来了很多突破性观测,比如准确确定宇宙膨胀的速率。

国际空间站

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的“质子”运载火箭把国际空间站的第一部分—“曙光”号功能货舱送上了太空。这座空问站是由美国、做罗其等16个国家合作推进的项目,由多个功能的社大空理合预。河N与配头飞机湘货运飞船自由对接。

太空旅游

2001年4月28日,60岁的美国富豪丹尼斯·蒂托(Dennis Tito)搭乘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进入太空,并登上了国际空间站,成为第一名太空游客。他为此支付了大约2000万美元。蒂托在地球轨道上度过了一周多的时间,在2001年5月6日平安返回地球。

美俄之外的世界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把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了地球轨道。这标志着中国成了继美国和俄罗斯后第三个进入载人航天领域的国家。除中国外,欧洲空间局以及印度、日本等国也在规划自己的载人航天项目。

商业太空时代

2012年5月25日,私营航天公司SpaceX的“龙”飞船(Dragon)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标志着私营公司参与的新太空时代的到来。除SpaceX公司外,维珍银河等公司也在开.展自己的太空项目,预示着商业化的太空时代即将到来。

“猎户座”起航

2021年,“猎户座”宇宙飞船将搭乘“太空发射系统”开始载人飞行。这次任务将是1972年“阿波罗”11号登月之后人类首次离开低地轨道,重启人类亲自进行的对太阳系的探索。

小行星重新定向计划

2025年,将一颗小行星拉到地球上空,使其绕月飞行,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改变天体的自然运行。

登陆火星

2030年,计划发射一艘载有宇航员的中型货运飞船抵达火星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