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为什么飞机会怕鸟?
发布时间:2024-12-04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1996年9月22日,美国空军一架E-3A预警机从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起飞时,撞上了加拿大鹅,导致飞机坠毁,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2009年1月15日,一架空客A320-214客机从纽约起飞后,在爬升过程中和加拿大鹅相撞,导致飞机完全失去动力……

随着各类飞机越来越多地进入天空,鸟类主宰天空的时代宣告结束——在天空中,人类活动与鸟类飞行有了交集。结果,各种空中交通事故频发。据保守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0o00起鸟撞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美元……

为什么飞机会怕鸟?

一般人看来,小小的飞鸟重量那么小,飞行的速度相比偌大的飞机也微乎其微,就算飞鸟与飞机相撞也犹如以卵击石——卵破碎而石头无恙。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飞机与飞鸟在空中相撞,轻者飞机不能正常飞行,被迫紧急降落;重者机毁人亡,酿成重大灾难。据研究发现,一只仅1.8千克的飞鸟与速度650千米/时的飞机相撞,能产生33万牛的撞击力,这相当于你抡起200多千克的锤子去砸飞机,且抡锤的速度还不得低于3.6千米/时。这都是速度惹的祸,尤其是战机,能以几倍音速飞行——在这样的速度面前,飞鸟差不多相当于一颗穿甲弹了。

这就是飞机一遇到飞鸟就如临大敌的原因。

交叉路口狭路相逢

理论上,鸟儿通常飞行在千米以下,飞机飞行在万米高空,各行其道,为什么还会相撞?事实上,一些猛禽及雁类,也能飞到几千米甚至万米的高空。另外,飞鸟与飞机的栖息地及出发地都是地面,在地面附近狭路相逢的概率尤其大。2012年,一架重庆飞往上海的飞机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起飞时,一群鸽子从机场上空斜插过来,从侧翼猛烈地撞击了飞机的起落架和左发动机,导致这架飞机只能依靠右发动机支撑着迫降。就是这些看似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鸽子,却让飞机发动机内38片叶片不同程度受损,其中19片必须更换。幸好没有人员伤亡,但直接经济损失已接近300万元。

事实上,在这起事故中,有几只鸽子是被“吸”进发动机的。“鸟撞”产生的破坏力主要来自飞行器的速度而非鸟类本身的重量。飞行器的高速运动使得鸟撞的破坏力达到惊人的程度,一只小麻雀就足以撞毁降落时的飞机引擎。喷气式飞机在起降时,发动机要高速吸入气体,如波音777飞机的发动机进气量为1.42吨/秒。很明显,鸟类只要稍微接近这些发动机,就难逃被吸进去的命运。被吸入的飞鸟甚至能直接把发动机风扇叶片“击碎”,也极易引起发动机着火。因发动机进鸟而造成的空难比例极高。据鸟害专家指出,500起鸟撞事件中,发动机受损的能有100起。

武装到牙齿

控制不了飞鸟,那就先武装自己。20世纪70年代起,大多数新机型的设计需要执行抗鸟撞的设计标准。在螺旋桨、进气道、机翼、尾翼、挡风玻璃等的研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特殊设计,如飞机平飞时,风挡及机翼与一只1.8千克重的飞鸟相撞,要求不能产生危及飞行安全的损坏。美国的航空条例规定,发动机制造商必须保证,在吸入1.8千克的鸟后,发动机不得起火爆炸….即便这样,飞机仍扛不住“飞鸟炮弹”的袭击——鸟撞事故依然在发生。

驱鸟措施,智慧多多

避免飞机与飞鸟狭路相逢是比较稳妥的办法。对于机场附近“不怕死”的飞鸟们,再酷的飞机也会招架不住。无奈之下,机场工作人员使用了不少手段驱鸟。比如,破坏机场附近鸟儿栖息的环境,从而将鸟逼出去把机场草坪全修剪得十分低矮,再喷洒上灭虫剂,使得小动物无处可藏,昆虫也无法繁衍生息。因此,无论是逮虫吃的小鸟,还是捉兔抓鼠吃的猛禽在这里都找不到食物。

常用的招数还有使用驱鸟设备将鸟吓走。比如有些机场会播放猛禽的叫声来驱走普通鸟类;有的会用驱鸟车定时到机场跑道附近打空气炮;或者用稻草人、恐怖眼这种视觉的威吓吓跑飞鸟。但是,时间长了,鸟儿产生了“抗体”,这些办法也就失灵了。

因此,人类还要继续努力探索!

作者夏小雪,大学教师,对科普写作有特别的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