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笛?你一定很好奇,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呢?是丹顶鹤的尺骨。丹顶鹤的尺骨细长中通,和竹子拥有同样的形状,而且比许多竹子还要细,同时更难损坏,更便于保存。骨笛是今天我们见到的竹笛的前身,竹笛直到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期才出现,比骨笛的诞生足足晚了将近五千年!骨笛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较早的能演奏的乐器。
世界上现存35支
在1983~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舞阳县一个叫贾湖的地方进行了考古挖掘。在对厚厚的土层进行挖掘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在死人骨头身边发现了一根细长的骨头,拿来一看,上面居然还有几个孔。它是支笛子!好奇的考古人员当场拂去泥土,吹了起来。由于泥土没清理干净,还不能吹出声来。后来,经过4年间的6次发掘,考古学家一共发现了25支骨笛,其中17支完好无损。你一定很好奇,什么样的人才能在那个时代拥有一支骨笛呢?它们出土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摆放在先人身边,或手边,或腿侧;而从这些人其他丰富的陪葬物品可以判断出来,他们在当时是很有身份地位的人,也许是部落首领!所以,骨笛在当时来说,可能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2001年,有一位叫张居中的考古学家带着他的助手对贾湖进行了第7次发掘。这次,他们又收获了10支骨笛,而且每支都完好。就这样,现在世界上发现的骨笛已经达到了35支,完好的骨笛共有27支。
九千年前的音乐水平
九千年前的祖先已经拥有制作骨笛的高超技艺,他们在制作骨笛时运用了精准的数学计算。一般来说,每支骨笛有7个孔,也有少量有8个、6个、5个孔的骨笛。但无论孔的数量是多少,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几乎没有误差。在九千年前的原始茂密的深山老林里,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这仍然是一个谜。
九千年前的骨笛,居然能吹出七声音阶的声音!而历经几千年的朝代更迭,传承下来的主流音乐也只能达到五声音阶,相比之下,骨笛的音阶已经与现代的音乐标准无比接近。
尽管骨笛在地底被埋藏了数千年,但它们依然能吹奏出动听的音乐。在考古学家让它们重见天日时,音乐研究人员还能用它们出吹奏出民间著名曲调——《小白菜》。
正因为如此,骨笛的出现轰动了世界,彻底颠覆了中国乃至世界对音乐起源的原有看法,将中国的音乐起源时间向前推了几千年。
人天对话的媒介
考古学家认为,骨笛不只被当作娱乐消遣的乐器,它与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还有着莫大的关系。每逢祭祀,骨笛奏乐,以示对神灵的虔诚和崇敬。为何选取仙鹤的尺骨做笛呢?仙鹤生长在人间,却向九天翱翔而去,仿佛连接天地的桥梁,所以被视为人间的神物。人们认为,通过仙鹤,可以和神灵对话。也就是说,骨笛是当时的圣物,代表人对神灵的崇拜。
贾湖是一个美丽的小湖,位于淮河流域上游。这里曾经有一个无比智慧的远古巨人部落。他们相当聪明,不仅会种地、到湖里捕鱼或去森林里打猎,还会驯养猪和狗,制作各种大小的劳动工具,还有陶器,比如陶罐、陶壶、陶鼎等。考古学家发现的几千件文物就是他们聪明才智的最好证明。正是这样一个聪明的部落发明了骨笛这种震惊世界的音乐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