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反艺术”的艺术家——杜尚
发布时间:2024-12-03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这是什么P

好像是一个倒着放的小便池?没错!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小便池,它是一件赫赫有名的艺品。

小便池也能成为艺术品?

1917年,当杜尚把这个小便池作为艺市品送去参加展览时,很多人提出过同样的问题。当时谁也无法想象,这个小便池会被后人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市品,而它的创作者杜尚会被誉为“现代艺书的保护神”。杜尚是谁?为什么小便池会成为艺市品?让我们从头说起。

当“神”还是“人”的时候

杜尚的全名叫马塞尔·杜尚(MarcelDuchamp),1887年出生在法国,在全家六个孩子里排行第三。他的外祖父、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都是画家。他父亲性格平和,通情达理,不会干涉子女的决定。因此,虽然生长在这样一个“高大上”的艺术家庭,杜尚却是15岁才开始学画,17岁去巴黎的一家艺术学校上学,只上几个月他就自作主张跑去服兵役了——他其实只有高中学历。

1906年,杜尚从部队复员回到巴黎,在艺术家哥哥的影响下,他重新拾起了画笔。从1906年到1912年的6年时间里,杜尚把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等各样风格都尝试了一遍。这个极具天赋的年轻人迅速成为巴黎先锋派艺术家沙龙的成员,有资格参加每年一度的全国展览会,也有画廊经销他的画。

1912年是杜尚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埋下了他成为“神”的种子。这年5月,杜尚把自己的一幅名为《下楼梯的裸女》的油画送去巴黎有名的“独立画展”,却被画展的评委会拒绝展出。据说,在画展开幕的那天早上,杜尚的两个画家哥哥穿着丧服去到杜尚的画室,告诉了他这个坏消息。可是杜尚却表现得相当淡定,他叫了一辆出租车,到画展取回了自己的画。

自那以后,杜尚找了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从此淡出巴黎艺术卷。但是他并没有停止艺术创作。

同年秋天,杜尚和朋友去观看一个航空技术展览,他被科技的创新以及工业产品的完美形态震住了。他当场对自己的艺术家朋友说:“艺术玩完了!谁能制造出比这螺旋桨更美的东西?你能吗?”

《下楼梯的裸女》被拒

《下楼梯的裸女》后来被一位美国策展人看中,带去了美国。虽然这幅画1913年得以在纽约国际现代艺术展上展出,却遭到了美国艺术界的大肆嘲弄。这幅画带来的负面效应让杜尚对传统艺术形式彻底失去了信心。他说:“对我来说,绘画已经过时了,是浪费精力,毫无意义。”这也是杜尚最后一幅油画作品,他的艺术迎来关键的转折点。

也是1913年,杜尚做出了他的第一件现成品艺术品:《自行车轮》。据杜尚后来说,这件作品被他妹妹当成没用的垃圾给扔掉了。现在摆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里的,是1951年重做的复制品。

后来,杜尚又做了几件现成品艺术品,不过真正让他登上“神”位的,是他1917年的作品《喷泉》(fountain),也就是我们开始看到的那个小便池。

在英语里,“fountain”既有“喷泉”的意思,也有“便池”的意思。当时杜尚已经移居纽约,小便池是他在一家叫作“J.L.Mott”的浴具公司买的,于是他在小便池上签上“R.Mott”的化名,写上日期,并把它寄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这个协会每年举办一次艺术展,按照协会的规定,任何艺术家,只要支付6美元,就可以在展会上展出两件艺术品,展品内容和形式“不受任何偏见”限制。杜尚也是这个协会的成员。

这件作品引起轩然大波:大多数人感到震惊、不解,甚至愤怒,除了一个好朋友,谁也不知道它是杜尚的作品。协会成员经过激烈讨论,决定拒绝展出这件作品。这个结果其实早在杜尚意料之中,他的目的达到了,他退出了协会。

小便池让人看到了“海”

杜尚送小便池参展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杜尚生活的年代,造型艺术对于人们来说至少应该具有两个特质:

第一,它应该带来美的视觉感受;

第二,即便不美,它至少应该是艺术家自己创造出来的。

这两点小便池显然都不符合。当杜尚声称小便池是艺术品时,其实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艺术必须是美的?为什么艺术品必须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

你一定知道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牛顿也问了一个“为什么”。

杜尚借他的小便池提出的“为什么”,在某种意义上,跟牛顿和他的苹果是一样的。而在这两个“为什么”背后,隐藏着两个更深刻的问题:究竟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

杜尚用他的小便池提供了一种答案:即便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日用品,只要你能找到一个角度,展现它的新意和独特性,它就可以成为艺术品。重要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它所表达的观念。

如果把造型比作江河,那么“观念”就是“海”,那是一个更深更广阔的世界。杜尚用他的小便池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人们看到了“海”。之后出现的多种当代艺术潮流和门派,或起源于这个小便池,或受到它的影响。它改变了西方美术史的进程,改变了人类对“艺术”一词的理解,因而被后人推崇为现代艺术的里程碑。

《喷泉》的原作在1917年丢失,很可能又是被扔到垃圾堆里去了。现在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有这件作品的复制品,它们都是经过杜尚授权制成的,并有他的亲笔签名。

自由的心灵

除了是现成品艺术家,杜尚还是第一个在玻璃上画画的艺术家,他也拍过电影,做过装置艺术。不过,他的艺术作品很少,现成品艺术品只有20多件,他认为,一旦艺术成为潮流,就不再是艺术了。

杜尚并不看重艺术家这个身份,认为艺术家跟工匠并没有什么区别;他甚至不看重艺术,认为艺术是人发明的,没有人就没有艺术。他感兴趣的是人,是生活本身。他拒绝做艺术家,也不加入任何流派。他非常喜欢下国际象棋,曾经是法国国际象棋国家队队员,参加过5届奥运会比赛。

杜尚也是一个追求简单的人,他没有财产,吃穿住行都是越简单越好。这种对于简单的追求使他能够保持心灵的自由,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才是他伟大的实质。

1968年10月,杜尚去世。他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研究他。后来,人们还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艺术奖项。这个心灵自由、不愿受任何权威和流派拘束的艺术家,死后却被套上了权威流派领袖的枷锁,甚至被尊为“神”。杜尚若泉下有知,一定会想不到自己要为盛名所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