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巴黎的豪斯曼建筑
发布时间:2024-12-02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豪斯曼风格建筑有三个等级:高贵级、普通级和基础级。高贵级

一般是4层,全部是大面积的高档公寓,基市每层都有阳台,临街面有比较丰富的雕塑装饰,楼后封闭的内院配有马厩(后来慢慢改变成车库)。普通级和基础级都是5~6层,底层通常是店铺,楼上是公寓。普通级楼房部分楼层有阳台;基础级楼房基市没有阳台,楼面没有什么装饰,公寓都是小户型。

典型的普通级豪斯曼风格楼房是这样的:

六层(顶楼):通常是斜顶的小阁楼,是学生或佣人居住层。有单独的楼梯。

五层:简易层。窗户稍小,没有装饰,有简易小阳台。

三层和四层:普通层。内部结构与二层类似,但是窗框没有特别装饰,也不一定有阳台。

二层;被称为高贵层,房间高,窗户带有精美装饰,配有石头或铸铁材料的阳台,临街侧是客厅,厨房、卧室等不临街。

一层:房间较矮,一般是用于储存底层店铺存货。底层:底层通常是商店。

级是平行的。当时还没有民用电梯,住在二层既没有临街的嘈杂,也没有爬(高层)楼梯的负担,还有带雕塑装饰的阳台,所以被认为是“高贵层”。越往上走,外墙装饰越简单、内部公寓面积越小且天花板高度越低。当然也有些豪斯曼风格的楼房的高层配有小阳台,这样的做法主要是为了临街墙面的美观和上下整体的和谐,但顶层的这些阳台非常窄小。

经过上述三方面的改造和建设,巴黎的道路变得宽广,有了车辆行走主道和两侧人行道之分,交通顺畅了;大道两侧的树木、众多的城市公园和绿地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也美化了市容;统一风格的豪斯曼式建筑也让巴黎市容显得规范和谐,取代了改造前的混乱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豪斯曼主持的大改造项目将巴黎从一个陈旧肮脏的中世纪小城改造成了一个街道宽阔豪华、空间疏落有致的工业革命时代的现代都市,家家户户都有上下水和煤气,每个小区都有绿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巴黎风貌基本是豪斯曼的改造所留存的。

豪斯曼对巴黎的改造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对他的批评主要是耗资过大、拆除旧街区需要强制穷困阶层搬迁等问题,再加上大力支持他的拿破仑三世的统治日渐削弱,1870年初,豪斯曼被迫辞职,他没有时间去完成想象中的下一步:改造郊区,与市区整合、组成一“大巴黎”。不久,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拿破仑三世成了阶下囚,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不过,豪斯曼主持改造的巴黎却成为欧洲最美丽的城市。

巴黎改造项目的成功影响深远

我们今天所说的城市规划是一个涉及土地利用布局、城市工程建设、建筑分类、城市服务系统分布和管理等的高度综合性的运作过程。豪斯曼开始巴黎改造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专门的城市规划学理论研究,在他之前的几次改造巴黎的试图都只是局部的“小修小补”。相比之下,豪斯曼对巴黎的改造是基于整体规划的,从实际操作而言,豪斯曼可以算是最早的城市规划实践者。

在豪斯曼改造巴黎的这个时期,欧洲很多城市面临与巴黎同样的问题和改造需求,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问题日渐严重。如何让不断扩大的城市良性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规划”的重要性。再加上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理性组织和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人提出只有通过整体的形态规划,才能让城市发展摆脱困境,这是一度在西方国家占主导位置的思想。

巴黎改造为其他欧洲老城市的改造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借鉴,马德里、巴塞罗那、那不勒斯、都灵……不少街区都有着明显的豪斯曼风格,这种影响在整个欧洲大陆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20 世纪的巴黎

豪斯曼开始巴黎改造工程时,巴黎居民约150(1860),到1920年就已经接近300万,如何解决居民住房需求?不同的改造设想也曾出现。比如,功能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提出把巴黎中心14区的大部分地区夷为平地,围绕一个巨大的中心花园建设高速路和30多座十字形摩天大楼。混凝土建筑先驱奥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也曾提出要在巴黎中心建设曼哈顿那样的高楼大厦区。不过,这些建议都没有得到批准,巴黎的豪斯曼式格局和风格已经成为巴黎市的一个象征和骄傲。

20世纪50年代,位于15区的蒙帕纳斯火车站改造项目里曾计划建设一栋现代化的高楼,用时10年才获得政府的批准,建成了集办公、商店、餐厅为一体的蒙帕纳斯大厦。蒙帕纳斯大厦高达210米目前仍是巴黎市内唯一的摩天大厦。尽管这座大厦曾在长达17年间一直是欧洲最高的楼,游人都很高兴登上顶楼眺望巴黎全景,但是巴黎人却不喜欢它,认为它破坏了巴黎市原有的古典风格。本地人常说一个笑话:“为什么登上蒙帕纳斯大厦可以看到最美丽的城市景观?因为在那里看不到这栋丑陋的大楼!”蒙帕纳斯大厦如此不得人心,它建成后不久,巴黎市政府就制定了法规,禁止巴黎市内再修7以上的楼房,甚至曾经—度探讨是否拆除蒙帕纳斯大厦,可是拆除费用预计10亿欧元,还涉及对业主补偿等复杂的问题,因此后来放弃了。

回归古典

1970年以来,巴黎城市规划办公室的专家就提出:豪斯曼风格的建筑结构可以很好地确保公共和私人空间的划分、道路和建筑之间比例协调,使建筑整体显得美观,街区看上去和谐悦目,这种模式对于现代城市也远远没有过时,它不仅是巴黎城市历史的重要部分,也完全可以在当代建筑的背景下予以重新诠释。

2000年前后,塞纳河南岸(当地人称为左岸)沿着法兰西大道的街区进行改建,尽管材料选择和两百年前豪斯曼时期不同,但街道的排列方式、两侧楼房外观的统一、楼后庭院的设计等布局却重新采用了豪斯曼风格,这反映出现代巴黎城市规划的一个趋势:回归豪斯曼式的街区组织。

当然,也有人批评巴黎市缺乏修建现代化建筑的雄心,但绝大多数法国人都为巴黎独特的豪斯曼风格布局和建筑自豪。再加上60代开始,巴黎周围不少的新城市发展起来,部分巴黎人选择搬到城外靠近乡村的小城市生活,巴黎市的居民人数从20世纪初的将近300万下降到200万出头,并且在近半个世纪来一直保持稳定,似乎也没有建设大批高层建筑的特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