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山的分类
环形山的构造十分复杂,种类也多。长期以来,天文学界习惯按 照环形山形成的先后顺序来划分类别,将其分为古老型和年轻型两种。 古老的环形山一般都很不规则,并且大多已经坍塌,而在它的上面重叠 着圆形的小环形山及其中央峰。这些“高高在上”的环形山都是比较年 轻的,它们大小不一,既有单个的,也有重叠的。
1969年,有位日本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环形山分类法,就是在 原先古老型与年轻型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分为五种类型:(1)克拉 维型,古老的环形山, 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还山中有山;(2)哥 白尼型,年轻的环形山,常有辐射纹,内壁一般带有同心圆状的段丘; (3)阿基米德型,环壁较低,被认为可能是从哥白尼型演变而来的; (4)碗型,小型的环形山;(5)酒窝型,微型的环形山,有的直径 还不到1米。
大家对上述分类法褒贬不一。它虽然划分得比较细致,但是有的 类型界线比较模糊,不大好掌握。所以,天文学家大都还是沿用老办法, 即按照环形山形成的先后顺序来进行类别划分。
◆环形山的命名
用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与思想家的名字来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这 是早期天文学家们做出的硬性规定之一,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所命名 的环形山中,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喜帕 恰斯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都是以广大天文学爱好者们所熟悉的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让中华民族感到骄傲的 是,在月球背面的环形 山中,有4座是分别以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石 申、张衡、祖冲之、郭 守敬的名字命名的,另 外还有一座是以传说为 尝试飞向天空而献身的 明代人陶成道最初由朱 元璋授予的官职“万户” 来命名的。而在月球正 面,有一座环形山是以 我国现代天文学家高平 子的名字来命名的。
名人堂
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
喜帕恰斯(亦译“依巴谷”,约公元前190年~公元 前125年),出生于尼西亚(今土耳其西北部伊兹尼克), 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他在爱琴海的罗得岛建立 了观象台,并发明了许多用肉眼观察天象的仪器,这些仪 器沿用了1700年。他继续进行了先辈测量太阳和月亮大 小和距离的研究,测定了月亮视差。他绘制的那份标有 1000多颗亮星的连续位置的精确星图,被认为是人类第一 幅准确的星图。喜帕恰斯还是第一个根据星的亮度将星划 分为若干等级的人,空中最亮的20颗星为“一等星”, 然后以光亮度依次递减分为二、三、四、五等,第六等星 则刚刚能用肉眼观察到。喜帕恰斯创造的这种排列体系, 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一直使用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