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是离地球最近 的天体,也是人类至今唯一亲身访问过的天体。自古以来,它在人们心 目中的地位仅次于太阳。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不对月球抱有浓厚的感情。 在古代希腊、罗马和埃及的神话故事里,月亮女神都是美丽、善良、勇 敢的化身。如古希腊神话故事里的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不但容貌漂亮, 而且武艺非凡,经常背负灵巧有力的弓弩,在深山密林中巡游狩猎,所 以又是主管狩猎的女神。在中国民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 兔捣药”等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在中国历代诗歌中,以月亮为题 抒情感怀的作品不胜枚举,月亮又有着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 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 镜、玉羊等动人的雅称。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苦苦地探索着月球的起源,并在这个问题 上提出许许多多的假说。天文学界认为,如果抛开那些不着边际的神话 和传说,将18世纪以来的月球起源假说归纳起来的话,主要有“同源 说”“分裂说”“俘获说”“撞击说”四种类型。
◆“同源说”
“同源说”最早是由18世纪的法国博物学家布丰提出的。他推测 地球和月球很可能是在同一个时期,在相同的地质和自然条件下产生的。 后来他的支持者又进一步提出新观点,认为地球和月球是由同一块尘埃 云凝聚而成的,它们的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原始星云中的金属 粒子在行星形成以前就已经先行凝聚成团,地球形成时便以大团的铁作
为核心部分,并且在外围吸积了许多密度比较小的石物质。而月球的形 成要稍微晚于地球,它主要是由残留在地球周围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 按照这个假说,地球和月球应该是一对同卵孪生兄妹。
近年来,天文学家们通过对“阿波罗12号”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 的岩石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发现,月球比地球要古老得多。如果真的是这 个样子的话,“同源说”可就要站不住脚了。
◆“分裂说”
“分裂说”是由英国著名生物学家、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的儿子乔治 ·达尔文 提出的。1898年,他发表了一篇题目为《太 阳系中的潮汐和类似效应》的文章,提出 了这么一个观点: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 分,后来因为地球转速太快了,在离心力 的影响下,竟然把地球赤道区的一部分物 质甩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 月球。而它们原来在地球上的位置形成一
个大坑,这个大坑一直没有被其他物质填补,就成了现在的太平洋。按 照“分裂说”,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应该是母子关系。
有不少人对“分裂说”表示赞同。而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虽然 月球的体积和太平洋水的体积确实相差无几,但是如果月球真的是从地 球赤道区甩出去的,那么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就应该和地球的赤 道平面几乎重合,可实际上这两个平面相交的角度超过了5度。其次, 如果月球真的是从地球分裂出去的,那么它们二者的组成物质成分就应 该是一致的。但是通过对“阿波罗12号”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
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发现二者相差甚远。再者,近年来对太平洋底部的 研究证明,它与其他海洋底部的结构相同,由洋底沉积的厚度以及沉积 的速度来看,太平洋的年龄不过1亿年左右,和月球的年龄相差悬殊。
◆“俘获说”
“俘获说”是由瑞典的天文学家阿尔文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 月球在很久很久以前只是太阳系中一颗微不足道的小行星。它的运行轨 道和地球的运行轨道有一个最近点。有一天,当它们都运行到这个最近 点时,地球忽然一反常态,以其巨大的引力呼啦一下子“俘获”了月球, 使之成为自己的卫星,不管月球怎么挣扎也没能够脱离地球。
应该说,“俘获说”比较合理地解释了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关系。 但也正像反对者讲的那样,这个假说存在明显的缺陷。众所周知,地 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二者的差距并不悬殊,地球如果要“俘 获”月球这么大的星球,恐怕是力不从心的。况且,在月球形成的几十 亿年中,曾经有比地球大的行星经过月球,它们怎么就没有把月球“俘 获”呢?
◆“撞击说”
在以上三种假说全都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有的天文学家提出 了“撞击说”。这种假说认为,在太阳系演化的早期,星际空间曾经形 成大量的星子,这些星子通过互相碰撞、吸积而慢慢地壮大起来。它 们在合并形成一个原始地球的同时,还形成了一个相当于地球质量0.14 倍的天体。由于这两个天体相距不是很远,所以相遇的机会很大。一个 偶然的机会,那个小的天体以大约每秒5千米的速度撞向了地球。剧烈
碰撞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地球的地轴倾斜了,大量 尘埃和气体离它而去,它 无奈地改变了运动状态。 那个小天体就更悲惨了, 它彻底破裂了,所散发出 的尘埃和气体到处流浪。 它们与飞离地球的那些气 体和尘埃在地球引力的控 制下,通过相互的吸积而 结合起来,先形成几个小 月球,再经过不断吸积, 最终形成一个大月球。
“撞击说”在某种程度上兼具前面三种假说的优点。只是科学家 们认为这种假说还缺乏足够的证据,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和完善,因而还 不能够下结论。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天文学家在月球研究方面取得 了大量更新、更丰富的科研成果。但是对于月球的起源这个十分古老的 问题,还是没有定论。相信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月球的起源一定 会弄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