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是回收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最复杂、最耗费人力的环节之一。
不久前,某手机厂商公布了其首台手机回收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有两种,分别被命名为Taz和Dave。它们能快速从面积仅有一个拇指大小的手机声学组件和触感引擎中提取钨、稀土磁铁等高成本材料。
Taz由进料器、布料器、称重输送平台等6个工作站构成。当手机声学组件通过进料器进入回收系统后,会先经过布料器和称重输送平台,随后到达组件破开器。在这里,手机组件将被分解,后通过磁分离器分离其中磁性材料。下一步,雪球净化器会把磁性材料聚集成球体。最后,磁性材料会被统一收集,用于生产新产品。
回收工厂工作人员介绍,Taz每小时能处理约40公斤声学组件。
Dave则是一个由上料台、切料台等4个工作站组成的立方体机器人,主要负责拆解手机触感引擎。每台Dave都配备一名工人协助上料。触感引擎首先被放置在上料台,再被转移到切料台切割。随后,触感引擎进入推料台,其含有钨和稀土磁铁的内部组件会被分离并得到回收。Dave每小时最多能拆解800个触感引擎,每年可处理480万个零件。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智能机器人主要用于拆解回收手机中的金属材料。一部手机通常包含大量种类不同的金属。例如,手机主板通常含大量铜,后盖普遍用铝、钛等金属制成,摄像头中可能包含金,声学组件则富含稀土元素。
手机回收智能机器人针对手机特定部件和对应材料进行专门设计,避免了此前类似回收系统的不足。例如,传统重型破碎机无法有效处理小型电子元件,锤式破碎机则主要通过反复敲击使材料破碎,但这可能导致不同类型金属材料混合,难以分离,降低材料分拣效率,使回收效果大打折扣。而手机回收智能机器人可以有效避免这些情况出现。